五通桥区区号:0833
五通桥区邮编:614800
一、地理位置
五通桥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,东经103°39′—103°56′,北纬29°17′—29°31′,紧邻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“峨眉山 — 乐山大佛”景区,距乐山中心城区
二、行政区划
五通桥区属乐山市辖县级区,幅员面积474平方公里,辖11镇1乡,22个社区、150个村,总人口32万。
三、气候条件
五通桥区自然条件优越,气候宜人,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,雨热同季,四季分明。年平均温度
四、地貌特点
五通桥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依次形成山、丘、坝三种地貌,海拔为408
五、自然资源
五通桥区容水总量29749万立方米,水能蕴藏量(不含岷江)达1.91万千瓦。森林覆盖率为37.5%,活立木蓄积量 47.774万立方米,桫椤树2500亩约25万株。可供利用煤4197万吨。
六、交通条件
五通桥区路网总里程
七、居住环境
五通桥区山、水、树、桥、城融为一体,自然风光秀美,文化底蕴深厚,素有“小西湖”美誉,是闻名全国的龙舟之乡和书画之乡。境内有桫椤峡谷风景名胜区、木鱼人家景区、菩堤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,居家、生活环境极佳。
八、医疗卫生
五通桥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84个,每千人拥有4.8名卫生技术人员、4.3张医疗床位。
九、工业发达
五通桥区工业发展史悠久,是著名的“侯氏制碱法”诞生地、四川省重要的化工基地,涉及建材、化工、畜产品、饲料、机电、铸造等行业,并已形成盐磷化工、机电设备制造、硅材料、稀土萃取应用四大支柱产业。
十、农业优势
五通桥区已形成畜牧、蔬菜、花木三大特色产业。截至2011年,已建成国家有机产品基地1个、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(示范场)3个,创建绿色食品3个、无公害农产品27个,巨星30万头优质生猪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。
十一、服务优良
五通桥区敬商、爱商、亲商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正逐步形成,部门办理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,把投资者当作亲人、朋友服好务的观念已深入人心。
十二、人才众多
五通桥区劳动力资源丰富,且人才众多。多年的发展,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、善管理、会操作的专业技术人才。截至2010年,全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8166人,其中高级职称369人,中级职称2721人,初级职称5076人。